“膀胱起搏器”解決排尿問題!我院泌尿外科一區成功開展新技術骶神經調控術
2024年6月7日,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泌尿外科黃海教授指導下,我院泌尿外科一區首次運用骶神經調控術,為患者李女士解決了困擾她多年的排尿難題。
60歲的李女士6年前無明顯誘因突然出現尿頻、尿急、尿不盡感,當時門診藥物、行為治療,效果均不明顯,隨即逐漸出現急迫性尿失禁、排尿費力、排尿困難癥狀,更為糟糕的是,他在檢查中還發現繼發性雙腎積水,多家醫院就診,給予的診斷為“神經源性膀胱?”,治療方案為長期留置尿管,無耐之下患者從3年前開始留置尿管,每月更換。李女士由于長期停留尿管,反復出現導管相關性尿路感染,飽受疾病折磨,十分痛苦。經多方尋訪,李女士至我院泌尿外科一區陳帥主治醫師門診就診。
在科室主任黃紅星主任醫師的主持下,泌尿外科一區尿控亞專科團隊對李女士進行詳細的病史、查體、影像學、尿動力及神經電生理等全面評估,考慮患者實際診斷為非梗阻性尿潴留,逼尿肌-括約肌協同失調(DSD)。建議進行骶神經調節器一期體驗治療。
經過與患者及家屬的詳細講解、充分溝通,最終李女士及家屬決定在我院泌尿外科完成骶神經調節器一期植入手術。手術邀請到我國尿控領域頂尖專家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黃海教授協助指導手術,術中精準調整骶神經刺激電極放置深度,將電極成功植入理想位置,術中應答明顯。
李女士的手術非常成功,術后初期參數調控,她從術前自主排尿約100ml提高到了自主排尿近300ml,排尿后殘余尿量從之前的200ml下降到現在的50ml,雙腎積水也明顯好轉。術后患者順利康復出院,目前定期門診隨訪中。
骶神經調控術為尿控領域最前沿的新技術,全國地市級醫院鮮有開展,我院泌尿外科一區在黃紅星帶領下,秉承“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積極發展亞專科建設,開展尿控領域前沿新技術,為眾多排尿相關疑難雜癥患者帶來了全新的治療選擇和希望。
科普時間
1.什么是骶神經調控(膀胱起搏器植入術)?
骶神經調控,俗稱“膀胱起搏器”,通過將短脈沖的電流施加于骶神經上,抑制或興奮異常的骶神經信號,從而調節膀胱及盆底等效應器官的行為,緩解一系列下尿路功能障礙的癥狀,如尿頻、尿急、尿失禁和排尿困難等。
手術分為兩期進行:第一期植入骶神經刺激電極,體驗治療期間通過調整刺激參數,測試能否恢復正常的排尿功能;再根據一期手術的效果評估二期手術時機,最終植入永久電極,維持長期的治療效果。
2.哪些疾病適合行骶神經調控術(膀胱起搏器植入術)
根據最新的《骶神經調控術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再版》,適用于:
1)難治性膀胱過度活動癥;
2)非梗阻性尿潴留;
3)神經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礙;
4)間質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綜合征。
3.骶神經調控術的優勢
1)可先行體驗治療
骶神經調控I期手術植入電極后,可通過臨時刺激的體驗治療,給患者一段時間(一般是2~4周)適應、體驗和觀察,以了解此療法在不同日常活動中的效果,再決定最終是否永久置入。
2)微創手術,局部麻醉
手術切口較小,骶神經I/II期手術均可在局麻下進行,并且可以在任何時間終止治療,取出膀胱起搏器。
3)治療可以調節
借助醫用程控儀,由醫生根據病情進展調整程控設定;當完成二期手術后,根據外界程控,可以遠程給患者調整參數,不必再頻繁往返醫院。
4)療效得到廣泛認證
在大量臨床研究中,絕大多數患者小便的次數明顯減少,間歇性清潔導尿次數減少或不再需要導尿。癥狀的減輕使患者能夠恢復日常的正常活動,如:散步,參加正常工作,外出就餐,可整夜安睡,患者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高。
5)已納入中山醫保報銷目錄
骶神經調控術中的耗材植入物,中山醫保均可報銷,為廣大中山本地患者帶來實惠。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