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結核病日|攜手抗疫防癆、守護健康呼吸
2020年3月24日是第25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今年我國的活動主題是:“攜手抗疫防癆、守護健康呼吸”。
結核病是由結核菌引起的慢性全身性傳染病。全身各個器官都可累及,但以肺結核病最為多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我國的結核病嚴重流行,對人民的健康和體質造成極大的危害,解放后政府大力開展防癆工作,廣泛接種卡介菌,應用有效的化療藥物,開展普查、普治及重點人群管理等措施,結核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的結核病發病率又有所上升,尤其以發展中國家更為明顯,為此,WHO已經宣布"結核病全球緊急狀態"。據最新數據,全國現有結核病患者2000萬,每年新發患者900萬,死亡350萬。我國現有肺結核病患者約600萬,其中75%是中青年人。具有嚴重傳染性患者約150萬,全國已有3.3億人受結核分支桿菌感染。 每年死于肺結核病的有23萬人,是其他所有傳染病死亡總和的幾倍。結核病已成為全球最緊迫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由于青少年是結核病的主要易感人群,加強兒童青少年結核病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我國結核病疫情仍然十分嚴重,表現為"五多":
1.結核菌的感染人數多,有4億人,如果防治工作不力,其中10%即4000萬人會發生結核病;
2.現患病人多,有600萬人,75%為青壯年,病程長,危害重;
3.結核病死亡數多;
4.耐藥結核病人多,因為療程長于6個月,需要一定的治療費用,許多病人因此不能堅持治療,而中斷治療導致耐藥病人增多;
5.農村結核病人多,西部12省市病情呈現蔓延趨勢。
下面談談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1.全身癥狀 發熱為肺結核最常見的全身性毒性癥狀,多數為長期低熱。每日午后或傍晚開始,次晨降至正常,可伴有倦怠、乏力、夜間盜汗或無明顯自覺不適。
2.呼吸系統癥狀:患者有(1)咳嗽咳痰(2)咯血(3)胸痛(4)氣急等癥狀。
3.結核病需經過專科醫生的診斷方能確診。
最后講講結核病的防治:
接種卡介苗是預防結核病最為有效的方法。肺結核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盡量不接觸具有傳染性的肺結核病人; 養成勤開窗通風的習慣,不隨地吐痰,咳嗽、打噴嚏時掩口鼻,戴口罩可以減少肺結核的傳播;平時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合理飲食,平衡營養,保證充足的睡眠,生活規律、不吸煙,提高免疫系統功能; 出現肺結核可疑癥狀或被診斷為肺結核后,應當主動向單位報告,不隱瞞病情。我國目前對確診的結核病免費治療。規范全程治療,絕大多數患者可以治愈,還可避免傳染他人希望大家積極行動起來,共同做好結核病防治工作,為打造健康、文明、平安的社會而努力。
中山市第二人民醫院為中山地區唯一定點收治醫院。全市所有的醫療機構一旦確診肺結核,都會把患者轉診到該院進一步治療。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