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拷問:便秘治療=“腸潤茶”?
我突然兩天沒解大便了,是不是得了便秘?
我每天都有大便,但每次都很費力,還覺得排不干凈,是不是便秘了?
我平時大便都很干燥,是不是便秘了?
當今社會,工作節奏快、社會應酬多、生活壓力大,導致很多人的生活不規律、飲食不科學、運動被忽視,并因此衍生了很多“社會常見病”,帶來各種不適的癥狀,其中之一就是便秘。
什么是便秘?便秘是特指一種疾病么?
簡單來說,便秘只是一種常見的與排便有關的癥狀,主要表現為便意少,大便干結,排便費力,大便不盡感,而非指一種疾病。打個比方,大家現在最關心的“發熱”,發熱也是一種癥狀,也就是疾病發生過程中給個體帶來的體溫升高這一不適表現,如同感冒、肛周感染、尿路感染及風濕免疫相關疾病等多種疾病都可以導致發熱。因此診治發熱,首先需明確病因,既要退熱,又要治愈原發病,這才是老百姓所說“治標又治本”。同理,有了便秘癥狀,我們也要找到引起便秘的病因,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大家不禁會問,那么便秘的病因是什么?還需要到醫院診治?自己在家喝兩包“腸潤茶”不就可以了么?
便秘的發病率很高,在人群中的發病率高達20%,病因也是多種多樣,尤其是“經久不治”的便秘,其病因可能出乎大家意料。
便秘常見病因:
-
飲食因素(液體或者纖維素攝入不足)
-
社會、精神及心理因素
-
運動量不足
-
生活環境改變(比如住院)
-
內分泌和代謝因素(甲狀腺功能減退、高鈣血癥、低鉀血癥、尿毒癥、妊娠)
-
中樞及神經系統疾病(脊椎損傷、帕金森病、多發性硬化癥、濫用腹瀉藥)
-
自主神經病變(糖尿病)
-
藥物因素
-
精神病因素(抑郁、飲食失常)
-
胃腸道疾病 (結構性病變、先天性病變)
-
結腸梗阻(結腸或者相鄰器官的良性腫瘤、惡性腫瘤、憩室性疾病、腸扭轉、套疊、炎癥性腸病、缺血性狹窄)
-
肛門出口梗阻(狹窄、肛裂、直腸脫垂、直腸前突、腸疝)
-
功能性因素:
以便秘為主要表現的IBS
STC(結腸無力、結腸運動不協調、特發性因素、假性腸梗阻)
盆底功能障礙(出口梗阻、盆底協同失調、特發因素)
從上述因素不難看出,便秘的病因復雜多變,大多數便秘的癥狀并非器質性疾病所引起,可通過口服藥物、調整飲食、加強運動得以改善。但是仍存在很大一大部分便秘癥狀是由于全身性疾病、胃腸道器質性病變、肛門出口梗阻、便秘為主要表現的腸易激綜合征所引起。因此,規范的診治是十分必要。
便秘診治的主要過程大概是什么樣的呢?我院有什么優勢和特色呢?
便秘的診斷第一步是詢問患者生活方式、飲食情況、大便特點,檢查腹部及肛門,初步判斷有無腹脹、腹部包塊等腸梗阻表現,并檢查有無肛管狹窄、肛裂、直腸占位、直腸前壁突出等情況,同時需評估肛門括約肌緊張度、盆底有無突出等病理性改變。針對病情復雜、經久不治的便秘患者,還需完善血常規、血生化、血鈣、甲功、血糖等檢查,排除是否有代謝性疾病或其他病理性異常。針對懷疑慢傳輸性便秘(大腸蠕動緩慢、大便排不出),出口梗阻性便秘(直腸、肛門不通暢),我院還會有特色、針對性地進行排糞造影、結腸傳輸試驗、大腸造影、電子腸鏡等相關檢查進一步明確病因。
便秘的治療,首先要調整生活方式,合理補充纖維素,同時還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這些治療方案的選擇均需肛腸科醫師根據專業的意見和建議。在臨床工作中,經常見到慢性便秘患者長期口服“腸潤茶”、“番瀉葉”而導致結腸黑變病。也會遇到便秘患者自行服藥無效,來院檢查發現是大腸腫瘤。而部分難治性便秘,尤其是頑固的出口梗阻性便秘的治療,很可能需借助手術手段來解決梗阻,而此類手術方式已在我院肛腸科已常規性開展,創傷小、顯效快、技術成熟,均取得明顯的療效。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