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齡用眼寶典】上天給了你閃亮的眼,你卻用“瞎”它?
第一部分:這些用眼誤區,不經意間就會加重眼睛的負擔,甚至造成眼部損傷
誤區一、眼球發炎了就點“消炎”(抗生素)藥水
誤區二、近視度數不高,不用戴眼鏡
發現近視了,如果影響自己日常生活和學習,就需要佩戴眼鏡矯正視力,100度以上的近視就會導致1米以外看不清楚,長期看不清晰會加重眼部的疲勞。
誤區三、眼皮紅腫或者結膜出血早期熱敷
眼瞼皮膚紅腫及眼部結膜出血起病3日內因冷敷,后面酌情熱敷,早期熱敷會加重炎癥出血癥狀。
誤區四、躺著看書最舒服
躺著看書不能充分利用光線,同時閱讀距離不能保證,會加重眼部的負荷,小朋友可能會增加近視發生的風險。
誤區五、老人視力差,是正常的退化不用處理
老年人發生白內障及眼底病的風險較高,當眼病嚴重影響視力的時候會嚴重影響日常的生活,建議到專業的眼科機構診治。
第二部分:不同年齡基礎眼保健需求是不一樣的。眼科檢查項目比較多的,究竟該選擇那些項目檢查,許多人面臨選擇困難,下面給大家簡單做一下介紹。
嬰幼兒期:觀察患兒的追光等日常反應,若家長發現異常則需要到眼科進行驗光及裂隙燈檢查,若發現斜視、白內障等疾病則需要相應的專科檢查。
學齡前期(3~6歲):每學期二次在學校的驗光及視力檢查,家長著重教小孩看視力表,若發現屈光異常,則需要來眼科進行驗光檢查。
小學階段:該階段視覺系統發育成熟,每學期需要進行一次視力、驗光檢查,若視力或者驗光異常則到眼科就診。
中學階段:每學期一次視力及驗光檢查,針對500度以上的中高度近視同學建議每年檢查一次眼底。
中青年階段:若視力無異常,可不定期進行眼部檢查;若伴有高度近視,建議每年復查一次眼底。
老年階段:無糖尿病、高血壓等影響眼部的合并癥,建議一年檢查一次視力、裂隙燈、眼壓及眼底;若有合并癥,建議3月或半年復查一次。
第三部分:眼睛哪些異常需要就醫
眼部急性紅痛需要就醫,急性紅痛常見于麥粒腫、急性結膜炎、角膜炎、角膜潰瘍、虹膜睫狀體炎、青光眼等疾病;
突發視力喪失需要緊急就醫,常見于青光眼、葡萄膜炎、視網膜中央或分支動脈阻塞、眼內出血、視網膜脫離、視神經炎、球后視神經炎等疾病;
視力下降,但速度不快,也需要就診,常見于近視眼、白內障、慢性閉角型青光眼、原發開角型青光眼、糖尿病眼底病變、視網膜中央或分支靜脈阻塞
眼前固定黑影、眼前黑點增多,考慮為玻璃體混濁、眼底出血或者視網膜脫離,需要檢查眼底;
視野缺損,常見于青光眼、視神經疾病、視交叉及顱內疾病;
眼部外傷或者異物進入眼內需要急癥就診,其中眼部化學性需要就近用大量清水沖洗,以免貽誤診療時機;
復視、斜視需要就醫,除排查眼部異常外,還需要排除腦血管意外。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