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有氧訓練
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通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異常,這也是導致運動耐量減低的最主要原因,但骨骼肌功能障礙也被逐漸證實是其中的關鍵因素。有研究表明,40%-45%的COPD患者中,限制運動的主要癥狀為腿部疲勞或不適的感覺。除了肌肉容量和力量的降低以外,氧化耐力肌纖維萎縮、氧化酶減少及線粒體功能障礙也會造成患者在較低的運動負荷下即出現運動耐量減低和乳酸酸中毒的情況。此外,全身性炎癥、營養障礙、高齡、類固醇肌病和低氧血癥進一步導致了患者骨骼肌功能障礙。
美國胸科學會(ATS)和歐洲呼吸學會(ERS)呼吸康復指南指出:“運動訓練是呼吸康復的基石,幾乎所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都能從運動訓練中獲益。”氧運動是運動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所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都是必不可少的。
什么是有氧運動?有氧運動的好處是什么?
有氧運動是指人體在氧氣充分供應的情況下進行的體育鍛煉。即在運動過程中,人體吸入的氧氣與需求相等,達到生理上的平衡狀態。有氧運動可增大人體的最大攝氧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運動時出現癥狀或體征的閾值(如低氧,呼吸困難,缺血性ST段壓低等)提高運動的持久性,同時也能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動表現。
有氧訓練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訓練,如快走,跑步,游泳,騎車等。對于健康人群而言,這些運動可能會出現輕微的短暫的呼吸加快,停止運動后就能恢復正常。但對于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以上活動可能會引起嚴重的氣促、呼吸困難等的情況。如何制定個體化的有氧訓練方案尤為重要。
制定個體化的有氧訓練方案,心肺功能的評估是基石。臨床上,我們需要進行心肺運動試驗或六分鐘步行試驗,作為有氧訓練方案的評估手段。
心肺運動試驗(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 CPET)是指通過測量氣道內氣體交換同步評估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血液系統、神經生理,以及骨骼肌系統對同一運動應激的整體反應情況,能反映人體的有氧代謝能力和心肺儲備功能,是心肺儲備功能檢測的“金標準”,廣泛地應用于臨床診斷、評價、治療、預后預測及慢病防治和健康管理中。但其需要復雜的設備和專業技術知識,晚期疾病的患者可能無法進行等缺點。而六分鐘步行試驗,也是一項評估有心肺基礎疾病患者心肺功能狀態的功能運動檢查,能更好的反應日?;顒幽芰?,也能很好的預測慢性心肺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更為簡便易行,患者接受度高。六分鐘步行試驗在近10年也被慢性心力衰竭診治指南和慢性呼吸疾病指南定為確診的應用標準。
圖1 心肺運動測試
六分鐘步行試驗主要是測量患者在六分鐘以內能夠行走的最大運動距離。測試期間,患者可自己選擇運動強度,也可以在測試期間停止和休息。測試完成后會得出一個六分鐘步行距離(6MWD),根據測得的結果,我們可以使用60-80%的高強度運動進行訓練。
圖2 六分鐘步行試驗
運動強度
運動強度還可以靠心率來估算,健康成年人的正常心率約為60-100次/分,最大心率的估算公式為“最大心率=220-年齡”,一般認為達到最大心率的60-70%時,身體活動為中等強度;達到最大心率的70%-85%為高強度;
有氧運動推薦
通過科學的測量公式,結合患者自身情況,可制定日常患者步行訓練的時間和距離,也指導患者完成同等能量消耗的日常生活活動、職業活動和休閑娛樂活動。詳細見下表
強度類型 | 步行速度 | MET | 家務勞動 | 娛樂 | 職業 |
低強度 | 走路 低于3.2公里/小時 | 2.0 | 掃地、擦家具、織毛衣 | 看電視、下棋繪畫 | 修表、電腦業務 |
低強度 | 走路 速度3.2公里/小時 | 2.8 | 擦窗洗碗 | 彈琴開車 | 修車,縫紉,服務員 |
中強度 | 走路 速度4公里/小時 | 3.0 | 揉面搬桌椅 |
| 保姆、門衛 |
中強度 | 走路 速度5公里/小時 | 3.5 | 拖地、吸塵、煮飯、帶小孩、整理房間 | 慢速跳舞、釣魚 | 出租車司機、拖拉機、耕地 |
中強度 | 走路 速度5.6公里/小時 | 4.3 | 洗衣、晾衣 | 乒乓球、太極、園藝、騎車 | 輕農活、建筑工 |
中強度 | 快走 速度6.4公里/小時 | 5.0 | 提重物上樓 | 蛙泳、自由泳 | 木工、農活 |
中強度 | 快走 速度7.2公里/小時 | 7.0 | 抱小孩、洗廁所 | 網球、羽毛球 | 水泥工、修路 |
高強度 | 快走 速度8.0公里/小時 | 8.3
| 搬運 | 登山、籃球、足球 | 刨工 |
注:對于有氧運動,常用的指標是代謝當量(metabolism equivalent,MET),也叫梅脫。代謝當量是指相對于安靜休息時身體活動的能量代謝水平。1梅脫強度相當于每分鐘每公斤體重消耗3.5ml氧,或每小時每公斤體重消耗1.05kcal能量。
有氧訓練的注意事項
1、需要進行呼吸模式的調節。有氧訓練盡量做到鼻吸口呼,吸呼比=1;2到1:3,呼氣使用縮唇呼氣,切勿屏氣。
2、訓練過程應檢測指脈氧,保證指脈氧在90%以上。如果指脈氧<88%,或出現氣喘,說話不成句的情況,應休息片刻,同時應用縮唇呼氣調整呼吸模式。
3、長期居家吸氧患者,可帶氧進行訓練,具體氧流量請咨詢醫生。
總結
有氧運動是慢性心肺疾病患者必不可少的訓練形式,而步行是日常生活中最可及的一種訓練方式,通過六分鐘步行試驗的結果,給予患者以步速代替強度實行康復訓練是既客觀又易行的方式。如果沒辦法完成步行訓練(如戶外天氣不好),也建議在居家進行與步行訓練相同能量消耗的日常活動訓練。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