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我的國慶值班夜
10月1日國慶日,又是一個忙碌的值班。ICU的床位基本沒有閑暇,接完班轉走一個病人,就剩兩張空床,再不濟收兩個病人就滿了,忙也是有限,總該有時間整理下案頭堆積的活兒。事實證明啊,這樣的想法千萬不能有,八時許接通知準備接收一個外市接來的ECMO病人。考慮到轉運路途遙遠,加之國慶期間交通狀況繁忙,到達的時間不確定,我立即評估病區狀況,調整床位做好終末消毒,啟動ICU緊急狀態下護理人力調配方案,為迎接患者做好周全準備。患者轉送至我院后,在急診完善檢查,送導管室行冠脈造影,0:30還未入室。忙完手頭的活兒,我索性去值班室小憩片刻,隱約中聽到IABP的報警聲,我幾乎是和夜班護士的呼叫聲同時跳起來,病人來了。
那是外市一個年輕的兒科醫生,在辦公室突發心跳呼吸驟停,由同事發現經當地醫院實施積極的心肺復蘇,電除顫,當地專家會診后實施溶栓、IABP輔助循環后狀況無改善。請我院ECMO小組會診行ECMO輔助循環以后接回我院繼續治療。入室時患者神志模糊,較煩躁,指端冰涼,繼續給予呼吸機輔助呼吸、ECMO、IABP輔助循環、并給予冰帽降低腦耗、升壓、輸血、鎮靜等對癥支持治療。患者心臟收縮功能很差,動脈搏動微弱,在導管室穿刺都花了些時間,入室完善相關檢查,做了初步處理,打上動脈導管,已經三點了,ECMO小組的人也漸漸散了。實在太累,進入值班房我倒頭就睡,六點十分因科室突發狀況被叫醒,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和醫生護士們處理完病區的狀況,才開始巡視病人,這時,ECMO研究室廖小卒主任拎著工具箱一個人來了。這次的搶救病人他全程參與了,將病人送入室后,考慮到病人的狀況尚未穩定,他并沒有回家,一早就過來查看。患者因全身肝素化,右股動靜脈傷口持續滲血,他拉來無影燈,打開傷口,認真細致地縫起來,他一邊操作,一邊聊起接診這個病人的大概過程,原本他這一天是打算陪伴孩子的,電話一來,說走就走,一來一回,十幾個小時,雖然一波三折,路途遙遠,最終還是順利到達醫院,救治工作雖然辛苦,但在國慶之日為挽救如此年輕的生命而奔波,正是我們的價值所在。雖然辛苦,但這個班的小伙伴們都很給力,在突發狀況面前團結一致,克服了困難,保證了工作安全。
當我走出醫院大門,已是中午,一種孤獨感撲面而來。妹妹帶著母親和孩子搭乘早班的高鐵返鄉,此時此刻,已回到美麗的南寧。母親自2020年1月來中山至今,替我照顧孩子,打理家務 ,任勞任怨,節假日無休。其實她也好想老家,那是她的一畝三分地,兩個大孫子應該很高了,家里的兩棟三層小樓和屋前的空地,她不在的日子弟媳肯定是無時間打理,屋后菜園也許已經荒蕪了,后院的火龍果長勢不知怎樣了。她常常絮絮叨叨,出發之前還事先寄了搞衛生的工具回去,準備大干一場。我也好想陪她回去小住,幾經打算終究因疫情而擱淺。疫情形勢多變,我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夠休假,不如趁這個假期,讓妹妹帶著他們回去幾天,也了了母親的心愿。郭先生國慶期間一級備勤,值班、副班、值班、副班…安排得妥妥的,面還不一定見的上,也就是說,這個假期,我們一家各奔東西,注定過得忙碌而孤獨。
從護十余載,加班加點本來就習以為常,節假日上班更是司空見慣,這只不過是無數個假期的縮影而已,我們的堅守,離不開家人的理解和包容,家人的陪伴堅定了我們走下去的信念,雖然孩子現在還不太能理解,慢慢他會懂的。
與美國大片中的超級英雄不一樣,在中國,即使是最杰出的貢獻者,也絕不是孤軍奮戰,他們的偉大成就,離不開偉大的祖國和人民做堅強后盾,人民才是歷史的創造者。正是千千萬萬各行各業、各條戰線上的平凡人的默默堅守,才有共和國的歲月靜好,我想,這才是我們堅守的意義。
后記:
10月3日,另一位危重患者開啟ECMO模式,國慶期間的內科ICU雙臺聯動,不曾停歇,加班已成常態化。
10月4日,患者醒轉,在排除了肺梗、心梗后,心臟彩超射血分數由入室時的0.08升至0.61,準備撤離ECMO輔助循環!一切的努力與辛苦都值得,內心的喜悅無以言表,我幾乎是跳起來去推那笨重的無影燈,以往我這小個子推起來是有些吃力的,今天卻格外輕快。我相信,他很快可以撤離呼吸機,很快可以轉出病房康復。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