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 “跨越3000公里”的成功救治
我們用導航軟件,發現從中山市人民醫院駕車前往“林芝市人民醫院”,推薦的最短路線(收費少)約2965公里,大約需要50小時3分(中途不停車的前提下)。
近日,我院消化內科就成功救治了這樣一位特殊的病人。她是一名藏族同胞,白瑪女士(化名),來自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她本人也是一名內科醫生,正在中山市掛職鍛煉。在她20多歲的時候,因為膽囊多發結石(充滿型結石)在當地醫院做了膽囊切除術(開腹手術,當年腹腔鏡手術還沒有普及)。2012年的時候,又因為“膽總管多發結石”在四川省某院做了一次ERCP(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術,術中取出三顆膽管結石,但是過程痛苦,因為是清醒狀態下做了,沒有打麻藥。最近2個月她多次出現上腹痛,曾先后三次光顧我們醫院的急診,醫生也多次建議她盡快住院治療,一個是怕出現急性膽源性胰腺炎,另一個是擔心合并急性重癥膽管炎(梗阻化膿性膽管炎)。但由于她的小孩在中山市讀書,當時即將迎來高考,所以,她就一直忍著,每天堅持給孩子送餐。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直到高考前夕的周一(6月6日),她終于下定決心來消化內科住院了。
術前我們就完善了MRCP(磁共振胰膽管成像)檢查,發現白瑪女士的膽總管下段有一處約0.5cm的充盈缺損,考慮膽總管下段結石。這種已經摘除了膽囊的病人,最適合就是做ERCP+內鏡下去除膽管結石,患者打了麻藥(一般選擇靜脈麻,不用氣管插管,復蘇快)之后,做的過程沒有任何痛苦,做完之后體表也沒有任何傷疤。
7號(周二)下午,在科主任阮巍山主任醫師和消化內科亞??颇懸冉M徐莉副主任醫師、管床醫生(剛剛援藏歸來不久的)岑川主治醫師的幫助下,經過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膽管結石順利去除,術后患者無特殊不適,周五順利拔除鼻膽引流管,于周六上午順利辦理出院。近日,她和她的丈夫,還有剛剛參加完高考的孩子,已經乘坐飛機,回到了美麗的林芝。
后來,筆者才慢慢了解到,原來白瑪女士認識我們醫院多名援藏醫生,近年來,我院響應號召,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務,先后派出了安杰、劉智尚、蘇圣賢、岑川等多名醫療技術骨干前往西藏自治區林芝市進行醫療援藏。一次援藏行,一生粵藏情。充滿理想和情懷的他們,除了帶去了先進的醫療技術和理念,留下了帶不走的醫療隊,同時,也與當地老百姓結下了非常深厚的友誼,愿這份友誼長存,歷久彌新。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