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共話新知 ——2024年珠中江急重癥護理新進展學習班成功舉辦
2024年11月9日,由中?市護理學會危重癥護理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山市人民醫院協辦的2024年珠中江急重癥護理新進展學習班順利舉辦。中山市護理學會理事長余德愛為大會致辭,她指出,急危重癥護理在現代醫療體系中的作用舉足輕重,只有不斷學習新知識、理念和技術,才能緊跟專業前沿,此次會議為珠中江地區深化學術交流、推動區域內護理水平提升搭建了學術平臺。
學習班邀請了省內知名危重癥護理專家授課,聚焦急重癥護理新理念與新技術,內容涵蓋了重癥營養、重癥神經損傷評估、氣道管理、超聲護理、文獻解讀等多個核心話題,為與會者呈現了一場學術盛宴。
在理論授課環節,中山大學孫逸仙醫院重癥醫學科莫紅平科護士長帶來《重癥患者營養管理護理實踐》,分享了重癥患者的營養管理新思路;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重癥醫學科盧慕榮科護士長和中山市博愛醫院護理部李景姍副主任分別圍繞《重癥患者神經系統損傷的護理評估》和《拔管后呼吸支持的高濕氧療技術》進行講授;中山市人民醫院內科ICU劉宇霞護士長則分享了《EIT技術在ICU患者氣道管理中的應用》;中山市中醫院重癥醫學科張曉玉護士長分享了《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的早期運動預防策略》,中山市人民醫院ICU護理組長呂嘉敏解讀了《心臟驟停后高質量目標溫度管理專家共識(2024)》。此外,中山市人民醫院余敏、安詳兩位護理研究生講授了文獻解讀方法并分享文獻案例。
在技術操作實訓環節,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重癥醫學科張曉璇科護士長介紹了中醫護理技術在危重癥護理中的應用,展示了中西醫結合在護理領域的創新實踐;中山市人民醫院ICU護理組長侯杰綺現場演示超聲技術在有創動脈血壓監測中的應用,展現了超聲視角下快速、精準、低損傷的穿刺方案;此外,授課專家還演示了聲門下吸引、呼吸機管路連接與更換、無創輔助通氣等技術。
此次學習班授課形式多樣靈活,內容涵蓋廣,既緊扣主題又聚焦當下前沿。中?市護理學會危重癥醫學護理專業委員主任委員、中山市人民醫院急重癥門診系統蔡麗碧督導長對學習班進行總結并提出殷切期望,她表示,本次學習班為珠中江地區的急危重癥護理學術交流注入了新動能,期待與會者在未來的工作中能學以致用,推動創新實踐與技術融合,將珠中江地區急危重癥護理水平推向一個新高度。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