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醫護人員——微笑著逆風前行的“最美使者”
新冠狀病毒疫情以來,“老實待在家,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這句話成了最流行的一句話。然而,有這么一群人,卻依然如往常一樣,不得不定期前往醫院,他們就是血透患者。新冠狀病毒雖然令人聞之色變,但對于血透患者來說,不定期進行透析治療,則會性命難保。因此,哪怕疫情再可怕,他們也不得不為了生命而“逆行”,每星期數次冒險往返于家和醫院之間。
疫情期間,血透室是醫院人流量最大的科室
人流密集意味著感染的風險倍增,人人都可能是潛在的病毒攜帶者和傳播者。我院血液凈化中心是中山市最早開展血液透析技術的醫院,醫護人員技術精湛,經驗豐富,并以崇高的敬業精神及良好的醫德醫風竭誠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在中山及周邊地區樹立了良好的信譽和口碑。為了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我院血液凈化中心全年無休,針對此次疫情,更是強化措施,構建透析病人、家屬、血透工作者聯防戰線,堅決打贏疫情期間的血透攻堅戰。
加強管理,層層筑牢醫護防線
疫情期間,人員聚集容易爆發聚集性感染,更何況是原本免疫力低下的腎衰竭病人,但身為血透工作者的他們不曾退縮!中心主任唐斌畢業于第一軍醫大學,既是一名醫生,又是軍人出身,師從我國著名腎臟病專家張訓教授、侯凡凡院士。唐主任雷厲風行、作風硬朗。“我曾是一名軍醫,雖然已經退役了,脫下了軍裝,但軍人的本色不能改變,軍人就是要敢打硬仗、能打勝仗,召之即來、來則能戰、戰則能勝。”中心多次做好科室醫護人員思想動員,要求妥善處理好家庭事務,迅速進入醫護工作“戰時”狀態。
為了每一個病人的安全,血液凈化中心層層、處處做好筑牢防線,切實做好安全防護。血透室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設在透析區門口,病人及家屬進入透析區域均有專人進行體溫測量和登記,所有病人均一一詢問接觸人員情況,并簽署知情同意書,以減低透析區域類病毒流入的可能性。第二道防線是設立過渡病區,針對血透期間感染高風險的患者,以確保其他患者不會出現交叉感染風險。第三道防線則是醫護人員的防護服,全副武裝下是一個個醫者仁心的醫護工作者,密閉、悶熱的工作配套設施雖然大大增加了工作負重和難度,但這也是醫護和病患人員守望相助、最有力的安全保障。
即便是逆行,即便有更多的危險,也值得
血液凈化中心醫護力量本來就較為緊缺,疫情期間,各項防護工作更加嚴格、細致,醫護人員工作量更是大大增加。血液凈化中心有醫護人員46人,其中,女性39人,占了絕大多數。繁重的工作沒有壓垮這個“美女云集”的醫護團隊,雖然,她們脫下那襲白衣也不過只是普通人,是妻子,是母親,是子女,是平凡的社會工作者;她們的丈夫,有的也是醫護人員,是警察,是社區工作者,和她們一樣也要堅守一線,可是,沒有人有半分怨言。疫情至今,中心全體人員堅守崗位,無一人請假脫崗,無一人遲到早退,多名醫護人員數次主動請求減少輪休,或簽下請愿書支援前線。在這場無硝煙的戰場,懷著對國家和人民的責任擔當,全體醫護人員堅定地戰斗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白衣即戰袍,若有戰,召必應,戰必勝!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