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資訊

您的位置: 首頁 醫院資訊科室動態詳細

90歲阿婆頜骨囊性病變,開窗術為其保健康

發布時間:2021-09-22 15:35 本文來源: 口腔醫療中心

上個月,我院口腔醫療中心口腔頜面外科來了一個特殊的患者——一位九十歲的阿婆因為牙床腫脹前來就診。在初步檢查及詢問病史過后,接診醫生何奮軍初步考慮:阿婆牙床腫脹是因為爛牙根尖發炎導致,于是立即安排阿婆做了牙科CT的檢查。結果比何醫生預料的還要差,右下頜殘根根尖可以看到直徑大概4cm的低密度影,邊界清晰。

CBCT提示右下頜的囊腫


綜合患者的癥狀,診斷考慮根尖囊腫合并感染。按照傳統治療方案,阿婆如果要徹底治療,就目前情況來講,需要手術拔除牙根及切除囊腫。患者年紀大,本人及家屬均不愿意接受傳統手術。看著被疼痛折磨的阿婆和焦急的家屬,何醫生陷入了沉思,如果不進行傳統的手術,還有什么辦法能幫到阿婆呢?

忽然,幾年前一個開窗的小伙子的病例進入了何醫生的腦海。那個小伙子是因為下頜腫脹來就診,結果一拍片,就發現雙側下頜骨巨大低密度影,如果傳統手術,不僅需要拔除牙齒,截掉大部分下頜骨,還需要從小腿取腓骨來移植,患者花費巨大,而手術的后果卻是患者需要臥床幾個月,下頜骨恢復的也不盡人意,最重要是手術以后很長時間患者將面臨沒有牙齒的局面。在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后,何醫生為其進行了開窗手術。手術分次拔除了不能保留的牙齒,同時做好了義齒型阻塞器,患者基本沒有不適反應,咬合咀嚼功能、外形基本不受影響。阿婆的情況類似:如果利用開窗治療,麻藥用量只有1/3支,創傷也僅僅相當于拔除一個殘根。方案得到了阿婆及家屬們的支持。經過評估,阿婆可以耐受拔牙操作。

手術很順利,當殘根拔除的一剎那,膿液立即涌了出來,阿婆瞬間感覺到輕松了很多,反復的沖洗至膿液基本排干凈以后,我們利用注射器的套管給阿婆做了一個簡易的塞子,這樣,每天回到家,家屬就可以為她沖洗了,保持創口的開放狀態,減小囊腔內的壓力,以達到囊腫慢慢縮小的目的,像直徑4cm左右的囊腫,預計3-6個月就可以基本消失并且大部分病例不需要二次手術了。

一周后,阿婆來復診,一進門就握住了何醫生的手,激動地說:“腫了這么久,開窗當天就感覺正常了,很久沒有這么舒服了。”

治療囊性病變方面,和傳統手術的方法不同,開窗術并不要求第一次完全切出囊腫,而是在壓力最大的地方“開個窗戶”,每天患者在家通過“窗戶”對囊腔進行沖洗,等到一段時間新生骨越來越多,囊性病變就會慢慢縮小,這樣可以最大限度保留骨質,保護神經血管等重要器官。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

90歲阿婆頜骨囊性病變,開窗術為其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