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手術后,醫生給癌癥患者戴了一條隱形的“項鏈”
半年前,黃小姐在我院進行了甲狀腺癌根治術,目前頸部完全沒有牽拉感、麻木感,活動自如,且頸部的傷口只有約7 厘米,愈合非常好,沒有疤痕增生,就像一條細線。主診的鄧醫生還告訴她,兩年后傷口基本就會看不到,她感到非常滿意。
腔鏡輔助下小切口側頸部淋巴結清掃術,是目前國內甲狀腺外科最先進的頸部淋巴結清掃術, 這項技術利用腹腔鏡清晰的放大和視野拓展功能,在一些特殊器械的幫助下使此項技術很好地彌補了傳統頸部淋巴結清掃術對于II區(頸部高位區)清掃時難以解剖辨認副神經及頸部血管等重要結構的缺點,使此區清掃變得更加直觀和安全。此項技術大大縮小頸部切口長度,由原來的20 多cm 縮小到6 ~ 8cm,能顯著減小術后頸部手術瘢痕的增生以及減少頸叢神經的損傷,從而減輕患者術后頸部疼痛、麻木等不適,大大提高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
黃小姐是一位甲狀腺癌患,也是我院新技術——腔鏡輔助下小切口側頸部淋巴結清掃術的受益者。
半年前,黃小姐在我院進行了甲狀腺癌根治術,目前頸部完全沒有牽拉感、麻木感,活動自如,且頸部的傷口只有約7 厘米,愈合非常好,沒有疤痕增生,就像一條細線。主診的鄧醫生還告訴她,兩年后傷口基本就會看不到,她感到非常滿意。
腔鏡輔助下小切口側頸部淋巴結清掃術,是目前國內甲狀腺外科最先進的頸部淋巴結清掃術, 這項技術利用腹腔鏡清晰的放大和視野拓展功能,在一些特殊器械的幫助下使此項技術很好地彌補了傳統頸部淋巴結清掃術對于II區(頸部高位區)清掃時難以解剖辨認副神經及頸部血管等重要結構的缺點,使此區清掃變得更加直觀和安全。此項技術大大縮小頸部切口長度,由原來的20 多cm 縮小到6 ~ 8cm,能顯著減小術后頸部手術瘢痕的增生以及減少頸叢神經的損傷,從而減輕患者術后頸部疼痛、麻木等不適,大大提高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
在普外二科學術主任師天雄與科主任繆健航的帶領下,目前我院普外二科已完成12例此項手術,總結發現患者術后均未出現聲音嘶啞、手麻抽搐、淋巴漏等并發癥,術后隨訪過程中發現較傳統手術方法,此類患者頸部活動時的牽拉感均明顯減少,且患者完全沒有頸肩部疼痛、麻木等不適,術后復查頸部增強CT均提示頸部轉移淋巴結已清掃干凈,手術效果非常滿意。
目前,甲狀腺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是女性癌癥發病率的第三位,希望此項技術能幫到更多的患者, 讓她們術后恢復自信,重獲美好人生。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