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學科合作】小寶寶的大挑戰!ECMO助力他逃出生天
8月16日晚上22時05分,饒女士在我院產科分娩產下一名男嬰,來不及喜悅,一個令人絕望的消息就縈繞心頭:孩子出生后提示羊水Ⅲ°混濁,吸入被胎糞污染的羊水,出現嚴重的低氧血癥,生命危在旦夕。
醫務人員緊急將寶寶從手術室轉進新生兒重癥監護室。轉科后,寶寶呼吸逐漸困難,經反復氣道沖洗、呼吸機輔助呼吸等搶救后,呼吸窘迫癥狀依舊沒有緩解,并且情況持續加重。經過胸片和血氣分析等檢查后,提示急性Ⅰ型呼吸衰竭,氧合指數>40,有上ECMO(體外膜肺氧合技術)指征。
經過檢查,寶寶無禁忌癥,新生兒科醫務人員緊急請醫院ECMO小組會診,討論是否應用ECMO治療。新生兒科楊秀芳主任醫師介紹,因為孩子有宮內缺氧情況,出生時吸入了混有大量胎糞的羊水,出生后表現出來的癥狀是胎糞吸入綜合征的典型表現;出現氧合指數>40,在ECMO技術應用之前,單憑呼吸機患兒基本熬不過這一關。八點半,就在孩子出生20個小時后,在上述處理不能控制病情進展的情況下,ECMO小組迅速啟動,很快為患兒實施了ECMO,同時聯合高頻呼吸機輔助通氣治療。然而,危險的腳步并沒有停下。因為肺部疾病嚴重,寶寶多次復查胸片仍呈白肺。
新生兒科楊秀芳科主任邀請醫院藥學部會診,雙方達成意見:聯合使用美羅培南+萬古霉素。1周后,感染指標較前明顯下降,肺部感染得以改善。
胎糞吸入綜合征多見于足月兒和過期產兒,胎兒在宮內和分娩時吸入了被胎糞污染的羊水,大多伴有窒息,臨床主要以缺氧、酸中毒、呼吸窘迫。
經過細心治療,8月19日寶寶撤離ECMO;8月27日撤離呼吸機,改無創輔助通氣;9月1日停氧;9月5日查顱腦CT未見異常。通過及時、正確的方案調整治療,寶寶終于成功撤除ECMO,在我院新生兒科重癥監護室醫護人員的關懷照顧下,歷經20多天與死神的抗戰,9月7日,寶寶痊愈出院。
2001年,我院在中國大陸首先引進ECMO技術。20年間ECMO技術已救治各地危重病人1000多例,這是我院新生兒科自2015年以來,利用ECMO技術救治的第9位新生兒。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