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資訊

您的位置: 首頁 醫院資訊科室動態詳細

我的大拇指朋友

發布時間:2024-05-31 08:19 本文來源: 鼻咽胸部腫瘤放療科

  提起醫院,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關乎生死。生老病死是自然發展規律,雖然醫學可以延緩它們的發展,但是對于腫瘤中晚期的病人,我覺得增加生命的緯度比長度更重要。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從不以性別、年齡或病情去區分患者,來到醫院的每一個患者都應得到正常的照護。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我的兩位大拇指朋友。

  第一位朋友,是一個從ICU出來的阿叔。他住在5173床,阿叔從ICU出來時,身上插滿了管子,還進行了氣管切開。阿叔痰特別多、咳嗽厲害、呼吸困難,需要氣管內高流量吸氧,平均每兩小時吸痰一次,自理能力重度依賴,精神萎靡。

  從ICU出來的前幾天,由他老婆照看,后來換了一個專職的護工。每次我們去給阿叔做治療的時候,他從來不會看我們,無論我們做什么,就任由我們擺布。

  有一天上中班,我去給他換針水的時候,看到他的眼睛盯著天花板在轉。我想,是不是氣管切開的原因使他無法與他人交流,所以造成了他孤僻的心理。見狀,我拍了拍阿叔的肩膀,對他豎起了大拇指,當他的眼神與我對視時,我能看到他那顆堅定地想活下去的心。

  之后,每一次去到阿叔床邊,我都會豎起大拇指,說:阿叔,加油,你很棒哦!他也會嘴角上揚的回我一個大拇指。他那個僵硬的微笑,我看來卻覺得是最可愛的笑容。之后阿叔每拔一條管,我都會對他做同樣的動作,說同樣的話。

  后來,通過蹩腳的手語,我得知了,他的女兒也叫“珊珊”,他還是一個有著幾棟樓出租的包租公。

  阿叔積極的配合治療,除了氣管切開套管,身上的管道慢慢全部拔除了,阿叔也從躺到坐再到站,最后直立行走,他一點一點地在恢復健康了。在這期間,陪伴他的還有他手機里的音樂,我想,他一定是個很熱愛生活的人吧。

  那天,阿叔出院了,他繞過大半個病房,在其他病房門口找到我,送我一個燦爛的微笑和一個豎起來的挺拔的大拇指,然后用手示意他要回家了。這又何嘗不是一個朋友的道別呢!我真心為他感到高興。

  我的第二個大拇指朋友,也是從ICU出來的5181的阿婆,她有著嚴重的ICU綜合征,不配合治療、不肯翻身、總吵鬧著要回家。

  阿婆也因為腫瘤壓迫了氣道,進行了氣管切開。雖然如此,阿婆的神情卻始終鎮定自若。她有四個非常孝順的兒女,每天都是兩個女兒輪番24小時不合眼的照看。她大女兒告訴我們,阿婆是一個很英雄的媽媽,阿婆一個人做生意把他們姐弟幾個拉扯大,所以他們都很愛阿婆。

  了解了阿婆的習性后,我去給她做治療前,都會先俯身在她耳邊,豎起大拇指,然后崇拜的說:靚女,你好厲喔!(粵語:你很棒)

  然后她都會像個小孩子一樣,笑的很開心,也很配合我的治療,家屬見狀,也特別開心。

  有一天早上,我開始去給阿婆做治療,去到床邊,我日常的跟她交流著,她突然嬌羞的給我比了一個“心”。她大女兒看見了,高興的拍起手來,一邊說:媽媽,你比我時尚多了,這個比“心”你用的比我好多了。

  阿婆的這一個比“心”,家屬比我還喜出望外,直到我下班,她還念念不舍的夸著她的媽媽。

  下班走在回家的路上,道路很長,但是想著那個78歲的比“心”,我覺得我一定也不孤單,滿身的疲憊感也揮之即去。

  《念你們的名字》中說:病人,是“病”,也是病著的“人”,是人的眼淚、人的微笑、人的故事 。這個世界上,不缺乏權威,缺乏的是一個人,一個肯把自己給出去的人。醫藥或有窮盡之時,唯有不竭的愛能照亮一個受苦的靈魂。

  人文關懷,溫暖的不止患者和家屬,還有我們自己,愿我們未必光芒萬丈,但始終溫暖有光……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

我的大拇指朋友